原创 好久没这么可爱的国产片了!11岁小影帝的奇想世界,给成年观众一瓶清新止痛药

首页 » 电影 » 正文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在主流院线观众视野中沉寂了许久的“儿童片”片种,总算又搞出了一次不小的动静——尽管《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的导演,自己可能并不认同“儿童片”这种类型标签。

由青年戏剧导演、演员王子川自编自导的这部儿童题材奇幻喜剧电影,去年就以《漫漫长日》的名字,在电影节展上成为小圈子爆款,并捧出了年仅11岁的上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男演员岳昊。如今,影片将于5月25日(本周六)上映。

电影的A面:奇思妙想,盎然童趣

怪诞奇妙、童趣盎然、高度还原“老式”童年,是观众和媒体对《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的一致评价。

影片讲述了三年级男生朱同(岳昊 饰)一天内的校园生活。朱同成绩不佳,性格也有些唯唯诺诺,但因思维举止过于天真笨拙,导致屡屡惹祸,甚至在自己挽救、掩盖闯祸后果的过程中,往往又惹出新的麻烦,是标准的“天然呆”形象。

电影将朱同疲于为自己奔忙“补锅”的这一天时间,拆分成一个个模块化的喜剧“小剧场”,有时还将朱同幼稚烂漫、天马行空的孩童幻想具象化,塑造了一个光怪陆离、充盈着童真童趣的异想空间。

影片中能令成年观众忍俊不禁的精彩段落不胜枚举,仅朱同一个人,就奉献了许多搞笑名场面:一会儿拿着低分试卷骗杂货店老板帮自己签姥爷的名字,一会儿幻想外星机器人来和班主任火并解救自己,一会儿在厕所遇到爱吃纸的“便便精”,一会儿“普信”地误以为被选中参加广播操比赛,还对体育老师反复扭捏试探,尽显又傻又可爱的小心思……

可以说,全片基本就是一个儿童版的“搞笑段子大串烧”,虽然看似松散零碎,受舞台剧“分场”的习惯影响很大,但实际上又是由朱同“解决麻烦,寻求老师认可”的强烈动机而推进,中心人物聚焦。

另外,影片虽然是以朱同为中心,但各色老师、同学和社会人士等同样趣味十足的“群像”也轮流登场,还原了一个用孩童目光测绘的、以小学校园为中心的“主观世界”。

虽然电影主角是儿童,叙事视点也是第一人称,观众的所见就是孩子的所见,甚至能看到孩子的幻想世界,但导演王子川仍然多次在映后,表示不太认同“儿童片”的类型归类。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定性,是因为相比于“儿童片”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概念,在导演心中,本片“类型喜剧”的属性更为底层。同时为了市场考虑,在宣传上希望和“儿童片给儿童看”的刻板印象保持距离,力求能让更多成年人接受这部电影。

王子川在戏剧界,就以松弛、先锋的创作性格闻名,而他执导的首部电影,也有一种“怪咖”性质的有趣,这种趣味青春洋溢,很有北京人的“顽主”气质,一点都不带有过往国产儿童片常见的陈旧和“老气”。

而影片和某些外国先锋作品在气质、方法上有意无意的契合,也是给国产喜剧电影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比如迟钝、脱线的角色形象和“一本正经式胡说八道”的笑点设计,非常有日本“脱力系喜剧”的风采;“脑内狂想”则颇受动画影响,且在海外的独立喜剧电影中也越发常见——比如近日广受好评的美国独立喜剧《问题专家》,将人物幻想外在化的表现形式,就和本片几乎一样。

电影的B面:笑料之下,沉重的童年阴影

不过《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并不单纯是一部喜剧小品,隐藏在影片欢脱、阳光表层之下的,是中国孩子们或多或少分享的童年创伤。

本片实质上是一部取材于导演自身经历,精确瞄准童年时“受过伤”的成年观众的“伤痕电影”。

据王子川在访谈中透露,电影中朱同的许多生存和情感经验,都来自自己的童年生活。无论是喜欢幻想和在校服上涂画的习惯,还是作为转校生的疏离意识,又或是和老师的紧张关系,最重要的,总是焦虑于不能获得成年人认可的“讨好型人格”,都是自己的映射。

而他将这些经历写成一部充满欢乐和幻想的喜剧电影,是一种抚慰过往不安、与童年创伤和解的过程,对于同样在校园中经历过童年创伤的成年观众而言,也是如此。

仔细回想朱同一天的经历,如果没有蒙上一层欢乐的幻想滤镜,简直就是一名小学生“不快乐”的生活标本。

在成人看来他整天都在追求“学习好、体育好、纪律好”的路上奔忙,绝大多数尝试都归于失败。同时,他也以孩童的眼睛看到了世间百态,这是他“丢掉超能力”,慢慢成长的“坠落”过程。

因学力不逮产生的无力感,搞砸话筒、黑板报和宣传栏中老师照片的罪疚感,对“请家长”这件事的高度恐慌,成年人看了只会对孩子的过分紧张付之一笑,但在小学生心里,这些压力确实有如天塌一般。

又比如“凶”老师的言行举止,在片中被软化为一种危害不大的刻板形象,甚至还能唤起观众不无温情和感怀的集体记忆,但这也让人联想到真实世界中的此类老师可能实施嘲讽、打压式的教育方式;更别说片中“检查大王”的父亲公然对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

集体运动和“纪律”的形式主义,对孩子们的精神状态也有所压抑,譬如影片最后的广播操排练,孩子们被要求发出长时间假笑的场景,体现了教育机制“无意义规训”的一面。

而孩子们在外界的压力下,也早早开始社会化,有的变成面目可憎、一味讨好老师的“小大人”,有的产生了会偷偷翻全班同学东西的“恶意”。

虽然影片将这些内容不那么尖锐、点到为止地呈现了出来,但显然也有批判的意味;而观众看见这些“涂上了玫瑰色”的人和事,虽然大多数时候一笑而过,恐怕也不能完全做到不“细思极恐”、想起自己的童年创伤、想起令人产生寒意甚至是阴影的那些人和事。

即使最后朱同在阴差阳错加入广播操排练后,因为“合群”和“老师肯定”感受到了由衷的快乐,但成年观众在此,也应该不难体会到这种快乐的权宜性和虚幻性。

归根结底,喜剧的观众和喜剧中惹人发笑的角色之间,是一种或善意或恶意的“居高临下”姿态。

在《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之中,成年观众之所以能释然、宽松地对着孩子们的滑稽言行发笑,在他们的天真笨拙中发现可爱,是因为社会化之后的我们,知道了孩子们面临的精神压力,在成年世界里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一起坐在影院里笑一笑,也算是抚平了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痛楚。

电影这种对童年生活的柔性表现形式,不好说是单纯的批判或是美化,而是切中了一种“寓哀于乐”的较高境界。

学校的压力对于稚嫩的肩膀来说有泰山那么重,但心情不好就在手心写个“好”字,我们都是在学会自我开解后,才能“捱过来”长大的。这已经是成年人必备的技能。从这部有趣的奇幻喜剧当中,疲惫的大人们,也能获得以不太触痛的方式“重返童年”的体验。

“对小孩来说有点幼稚,对大人来说刚刚好”,《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不是“儿童电影”,它是献给不想但不得不“长大”的成年人的一封情书。

(文/阿拉纽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cacv.com/index.php/art/detail/id/537.html
 推荐视频

躁起来吧姑娘们

凡妮莎·吉德   马克斯·布博里尔   索琳·里戈特   格雷戈里·加迪诺尔   莎拉·苏克

别挂电话

西耶娜·盖尔利   加勒特·克莱顿   格雷格·萨克因   贝拉·戴恩   帕克·索耶

狐仙

曾之乔   陈志朋   冯波   莫少聪   韩一菲

逃狱兄弟3

谭耀文   吴卓羲   黄德斌   张建声   栢天男

魔王勇者

小清水亚美   福山润   斋藤千和   户松遥   东山奈央

寻子遇仙记1924

查理·卓别林   卡尔米勒   艾德娜·珀薇安丝   杰基·库根   艾伯特·奥斯汀

马来亚三日

Kelly B. Jones   路易·曼迪勒   凯利·林恩·莱特

恶之花 악의 꽃

李准基   文彩元   张熙珍   徐现宇   孙钟学

反骗警察

周澄奥   陈嘉男   李劲峰   蒋典   王雅捷

都市灰姑娘

Birte Glang   Mira Bartuschek   亚历山大·库昂   Petra Berndt   Nico Ehrenteit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